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 B.完成三大改造 |
| C.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
|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
|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
《考工记》是春秋时期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戢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表明
| A.铁器的使用已取代铜器 |
| B.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
| C.工匠已经掌握了较高的合金冶炼技术 |
| D.诸侯“问鼎天下”,分封制宗法制土崩瓦解 |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
|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
|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
|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
|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