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中,用两个专章的篇幅,作了题为“攻击南京”和“南京大屠杀”的判词。1947年2月6日,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南京黄浦路口的励志社(现在的南京市中山路307号)大礼堂,对南京大屠杀首犯、侵华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开庭公审。以上两则材料( )
A.可作为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证据 |
B.直观地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
C.说明日本法西斯都得到了惩罚 |
D.可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原始史料 |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反而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主要是因为
A.意大利在一战爆发前与德国关系破裂 |
B.意大利考虑到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对其不利 |
C.协约国集团对意大利进行威胁和拉拢 |
D.意大利国内人民反对意大利参加到盟国一方作战 |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 B.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 |
C.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 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统无权任命的是
A.国务总理 |
B.副总统 |
C.各部总长 |
D.法院法官 |
对三国同盟形成的评述,正确的是
A.德国为了奥匈的利益才与之结盟 |
B.奥匈为了德国的利益才参与结盟 |
C.双方都是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才参与结盟 |
D.德国、奥匈为了帮助意大利才参与结盟 |
一战期间对中国侵略最为积极的是
A.美国 | B.日本 | C.英国 | D.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