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
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正确认识 |
B.主张自由贸易,无论何种商品都不限制 |
C.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 |
D.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 |
见下图,传说中的上古神兽——獬豸,早期多为独角羊的形象,秦汉以后,人们一改獬豸早期温顺的形象,将狮、虎及豹的某些特性揉入獬豸的形象之中,与原有的被人们赋予的能辨曲直等特性结合在一起。中国人赋予獬豸形象的变化表明
A.社会审美思潮发生变化 | B.人们渴望司法公正、严厉 |
C.古代雕塑技艺不断进步 | D.中央集权政治达到了顶峰 |
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中俄形成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
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 |
C.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
“每一次重大历史现象背后都隐藏着金融的秘密。”下列与此相符的史实组合是()
A.文艺复兴——金融中心转移至大西洋沿岸 |
B.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白银主导的货币经济 |
C.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崩溃 |
D.战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
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
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
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 |
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集体农庄进行改革;“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种措施都( )
A.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
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
C.一定程度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
D.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