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材料反映的董仲舒的主张是(  )

A.阴阳相生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德治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
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
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仰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握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下面哪种主张()

A.“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B.“谓行仁自孝悌始”
C.“刑不避大夫”
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

A.不读儒学,文化浅薄
B.忙于经商,行为粗疏
C.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
D.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