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今年2月份以来,我省各地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病例报告数量急剧上升。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吞咽困难,腮腺肿大(见下图)。一旦患者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他人。轻度患者可以把仙人掌去掉皮刺,捣烂外敷于患处,具有消炎和止痛作用。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多喝水保持鼻粘膜湿润,可以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属于          
(2)某校某班学生出现了集体戴口罩上课现象。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这属于           
(3)李明同学没有患过流行性腮腺炎,但他却说自己因为接种过流感疫苗,所以不会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你认为李明同学的说法对吗?         ;尝试解释原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2008年5月6日电,安徽阜阳有4496名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22人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住院治疗和留院观察仍有1314例。
材料二:手口足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一般为2-7天。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个别患者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传播快、多在夏季流行。
材料三: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1)目前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它属于;从免疫的角度来说,它属于
(2)手口足病虽然尚无疫苗,但患者康复后即可获得终身免疫。原因是,这种免疫属于免疫。
(3)为预防手口足病的传播,请你为此病高发区的居民提出一条可行性的措施,并解释从传染病预防措施上的理论依据。措施:。理论依据:

(4)使用抗生素治疗手口足病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引发手口足病的病原体是,而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
(5)使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的原因。

人类的眼色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决定的。在丹麦,蓝眼睛的人相当多。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对一些家庭进行眼色遗传调查后,得到以下数据:

婚配方式
家庭数目
子女

父亲
母亲
蓝眼
褐眼
I
蓝眼
蓝眼
150
625
0
II
蓝眼
褐眼
158
317
322
III
褐眼
褐眼
29
25
82

(1)父母是褐眼,子女也是褐眼,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2)根据表中第组数据可以推测褐眼是显形性状。
(3)如果显形基因用D表示,隐形基因用d表示,请写出第二组数据中褐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
,如果他们与蓝眼人婚配,所生子女为蓝眼的概率是
(4)从第三组可以看出,若双亲都是褐眼,其子女不一定都是褐眼,请在下侧方框内写出有关的遗传
图标。


下图示鸟卵的结构,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1】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上面有肉眼看不见的,其作用是
(2)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结构是【 】
(3)将来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

豆天蛾是一种危害大豆的害虫,下面是它发育过程中的4个时期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

(1)豆天蛾的发育顺序是【 】→【 】→【 】→【 】。它的发育属于发育。
(2)与豆天蛾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
(3)针对豆天蛾的生活史,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机是
(4)你熟悉的等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豆天蛾的发育过程相同。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最近又出现了"东鞋西毒"事件:用废弃皮鞋、皮包等的皮料熬制出的工业明胶来充当食用明胶,生产出药用胶囊和供人们食用的老酸奶,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根据资料并结合相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多喝酸奶可很好补充钙质,是因为酸奶中的钙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可预防病的发生。
(2)被人体吸收后的钙通过血液的运输首先进入心脏的(填心腔名称)。
(3)由于皮革在最初加工时使用了含铬的鞣制剂,致使用工业明胶生产出的药用胶囊和老酸奶中的重金属铬超标。铬进入血液后,可透过红细胞膜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降低了红细胞的功能。
(4)含铬的代谢物主要从肾排出,有毒物质在肾脏内聚集较多,影响肾单位中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使肾功能受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