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列举了部分元素在自然界和人体内的质量分数(%),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C |
H |
O |
Fe |
Ca |
| 地壳 |
0.19 |
0.22 |
47 |
4.5 |
3.5 |
| 人体 |
9.4 |
63 |
25.5 |
0.01 |
0.31 |
A.上表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B.上表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C.上表中列举的化学元素都是生命所必需的大量元素
D.上表中列举的C、H、O、Fe、Ca是人体所必需的化学元素
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过程可以发生在睾丸或卵巢 |
| B.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皮肤生发层或睾丸 |
| C.甲、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
| D.乙、丙细胞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为甲的二倍 |
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明细胞识别的特异性,生物膜之间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
|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目会发生改变 |
|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的被动死亡过程 |
| D.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下降、酶活性减弱 |
如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A、SB、SC依次表示有关物质量的相对值,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SA+SB+SC表示光合作用总量 |
| B.SC﹣SA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
| C.若植物缺少镁元素,D点左移 |
| D.若提高CO2浓度,则B点左移 |
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人14CO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
| 实验组别 |
光照时间(s) |
放射性物质分布 |
| 1 |
2 |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
| 2 |
20 |
12中磷酸化糖类 |
| 3 |
60 |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研究的是卡尔文循环
B.每组光照后需立即将小球藻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
C.小球藻无叶绿体,CO2的消耗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
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物除糖类外还有其它有机物
如图甲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片,乙为黑藻在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叶绿体的存在会影响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的观察 |
| B.用健那绿给黑藻细胞染色,甲图中可清晰看到线粒体的存在 |
| C.在图乙的tl﹣t2阶段,补充光照后光反应和暗反应速率均有所提高 |
| D.t4以后,细胞中生成ATP的场所为线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