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明纳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拉各斯人口约1750万(2010年数据),是尼日利亚第一大城市。下图为拉各斯人口年龄构成图。
(2)说出拉各斯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说明当地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生产国。近年,尼日利亚与丹麦、美国合作建立木薯糖浆制造厂、木薯加工中心,生产甜味剂、淀粉、酒精等系列产品。同时,研究开发高产抗病品种;开发市场信息系统,使木薯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简述木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条件,并说明木薯生产规模扩大对尼日利亚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目前尼日利亚北部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4)从农业的角度简述尼日利亚荒漠化快速发展的人为原因。
读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省区A_______,B ________;山脉C________,D_________;河流E______,F_______,G_________;城市H_________,I_______。由图中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可看出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
绘图:在图中绘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的大致范围(用///),在图中用红色笔绘出黑土、黑钙土大致范围。
读甲乙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甲图地形区名称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原则,A地适合发展_______业;B地适合发展_______业。
乙图农业基地名称为___________,该基地著名的经济作物是______,该区同江汉平原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甲图区域水资源紧张,为解决该区农业用水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 |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C.尽快实施“引嫩入辽”调水计划 | D.利用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
甲、乙两图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冻土广布 | B.河流都有凌汛 | C.都有小麦种植 | D.黑土肥沃 |
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图1的甲、乙两图中的河流,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河口、河流干流上都有世界著名的港口和水利工程。读图判断,A是_______________港,B是_________________港。a是_______________工程,b是_______________工程。
图2中,反映a地区的气候状况的是_______图;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依据下表中的资料,简述a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a工程 |
b工程 |
||
坝址水文条件 |
年径流量(亿m3) |
820 |
4510 |
平均含量(kg/m3) |
1.6 |
1.2 |
|
年输沙量(亿吨) |
1.34 |
5.3 |
|
总库容量(亿m3) |
1640 |
393 |
|
调节库容(亿m3) |
1310 |
165 |
|
库区水量损失(蒸发+用水) |
大 |
小 |
|
入海水量 |
建坝前 |
330 |
近10000 |
建坝后 |
60~180 |
近10000 |
|
出库泥沙 |
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仅200~3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在库区内 |
建库最初10年有1/3的泥沙下泄,以后逐年增多,90 年后每年约90%的泥沙出库 |
|
坝口至河口距离 |
900 |
1800 |
根据图1和上表,简要分析b工程建坝前后入海水量的变化远远小于a工程的原因?
阅读资料和图,回答问题。
长江支流众多,基本上南北对称,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我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5月份位于南岭一带,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带,北岸支流和干流开始进入汛期。这种支流的南北分布和雨带自南向北的推移规律,使南岸支流与北岸支流涨水的时间错开,加之沿长江地带有洞庭湖、鄱阳湖等众多湖泊对洪水起调节作用,干流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但在1998年夏季,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共同汇入长江,使干流水量大增,引发了特大洪水。一般年份,对长江干流水量起天然调节作用的两个因素:①_____ ,②_________。
图中资料1、2、3反映的问题及原因是。
1998年夏季,给长江流域带来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是。导致这次洪水发生的自然原因是。
图中资料4反映长江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读香港主要工业占进出口总值比重变化图,回答问题。从总体趋势来看,香港的_______工业比重逐步下降,______工业比重持续上升。
图中所示的变化反映了香港工业由________密集型向_______密集型转变的趋势。
香港工业占其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4年的24.3%迅速到1994年的9.2%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下列正确选项的代号)。
①第三产业发展迅速②工厂转移到深圳等地
③政府限制工业原料的出口④工业生产持续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