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够发展的原动力。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都作出过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列宁
材料二: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
——奥巴马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材料四: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大门”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又一次全局意义上的战略性深化和革命。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是改革开放35年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实践和创新的结果,更将是新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跃升至“制度自信”新境界的现实来源和指导纲领。
——人民日报评论
(1)材料一中列宁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作出的重要尝试指的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当西方世界陷入危机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却一枝独秀,由此,苏联形成了什么经济模式?
(2)举出材料二中20世纪30年代美国懂得改变的史实一例。写出美国这次改变的主要特征及其核心内容。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3)材料四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实践和创新具体表现是什么?
(4)改革也是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可以使封建农奴主渡过经济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民族危机的困扰……”试举出史实加以说明。
(5)综上所述,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间可以有互相借鉴的宝贵经验,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班同学在观看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后,想了解建国后党引领新中国的奋斗历程,他们分成三个小组对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三个阶段开展探究学习。
请你加入他们的学习活动并积极发表意见:
【感知历史】
  (1)第一小组(1949-1956年):
①在庆祝中共成立28周年的时候,毛泽东曾指出,在过去的28年的长时期中,“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件,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但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指出材料中“我们的事情还很多”,你觉得还有哪些事情要做?
②据常熟市志记载,解放后,常熟出现的第一个参军高潮出现在1951-1953年,三年中共计有4195名爱国青年应征人伍,请结合书本知识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感受历史】
(2)第二小组(1956-1979年):在梳理重大事件后,认为在1956年、1978年有两件大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折。你认为是哪两件大事?
【感怀历史】
(3)第三小组(1979-2009年):想给学习活动明确一个主题,你觉得在“民族独立”、
“曲折发展”、“和平崛起”三个词语中,哪一个最贴切?并举出。
【感悟历史】
(4)在深入学习后,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有了进一步认识。清你简要加以概括。

各类购物票证退出历史舞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

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如图邮票所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各地掀起的工业化热潮。

赎买政策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