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分析题:(共14分)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地区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良田。
材料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回答问题。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人 口
粮食产量
人均
口粮
人均分
配收入
还贷款
交售粮食
1976年
19户
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
——-
1979年
20户
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800元
30000斤

 
请仔细思考,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提到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会有哪些弊端?(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收入发生怎样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通过以上材料和所学谈谈,我国广大农村怎样发展才能使经济水平较快提高?(答出两方面即可,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所给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伊斯兰教的创立者——
(2)文艺复兴的先驱——
(3)蒸汽机车的发明者一一
(4)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在俄国实行改革——
(5)“汽车之父”是对他得赞誉——

根据所给提示,列举出对应的法律文件名称。
(1)维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的利益——
(2)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
(4)美国诞生的标志——
(5)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答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战胜国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中国政府也派出代表出席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收回青岛主权的正义要求,但遭到英美法的拒绝。
材料二:北京学生举行游街示威,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沙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印刷、公共交通、码头等行业相继罢工。
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件历史事件,和此事相关的节日叫什么?
②根据材料一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③从材料三看6月后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新特点?
④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历史事件在近代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又有什么关系?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历史江西}
材料一:走进纪念馆,序厅的圆雕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84年前那段石破天惊的历史,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
材料二: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红军荟萃在此成。
{数字江西}
材料三:江西兴国是“中国烈士第一县”战争年代牺牲的烈士就12038名,仅23万人口的兴国就有八万人参加革命。
材料四:共和国成立后,共授将军衔1604个,将军最多的省份是江西有325位,占全国的1/5.兴国又占全省的1/6,被誉为共和国将军县。
①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②材料一中反映的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③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④面对材料三、材料四中的这些数字,你有何感想(2分,答出一个要点即可)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战争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洋炮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罢,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来中国就变样呢…………后来国人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①材料中的学技术、制度、思想分别指近代史上的哪些历史事件?
②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些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产生哪些共同的积极影响。
③中国近代化起步的特点是什么?
④学了“近代化起步”这个单元,你有什么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