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一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说明( )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
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加速疾病的传播 |
中新网报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一项
A.英国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为 |
B.英国女王履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 |
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际决策机构 |
D.英国女王的哀悼只是个人行为,与国家无关 |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罗马法
A.主张无证据不定罪 | B.主张重罪轻罚 |
C.还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 | D.维护贵族利益 |
《十二铜表法》中,设有“获得物占有权法”,其一是“占有时效为两年,其他一切物品则为一年”,其二是“不愿意确定丈夫对自己有支配权的妇女,每年应离开其家三夜,因而中断占有的一年时效。”下列各项对材料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强调了物品所有者对物品的占有权 |
B.强调了妇女在社会活动中的独立自主地位 |
C.突出了物品的所有权及归属的理念 |
D.是奴隶制度在意识、观念上的表现 |
《雅典政制》有这样的确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以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吕锡马库斯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的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了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 |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
C.最高的行政机关 | D.最高的立法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