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欧洲梦”的含义是( )
A.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 |
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 |
C.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 |
D.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 |
18世纪,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而后来,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生活的衰败。与之观点相似的经济理论是
A.重商主义 | B.重农抑商 |
C.凯恩斯主义 | D.自由主义 |
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
D.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它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 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 |
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 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