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武昌起义时,日本首相、外相、陆相磋商后决定,经太平商会(三井、大仓、高田合资)向清政府出售武器。但参谋本部不顾三相的反对,准备向民军输送武器。该材料最能表明(    )

A.日本政府热衷于干涉中国的国内革命
B.日本政府还不敢公开镇压中国革命
C.日本国内对华政策始终存在重大分歧
D.日本参谋本部是武昌起义的支持者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橫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B.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C.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摆脱了长期以来重视阶级斗争的认识
D.制止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主要是由于( )

A.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结构的分析和把握
B.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C.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力量是抗日主力
D.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A.“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堪称“红色中华第一书”,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9月重版。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这表明当时()

A.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 D.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