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戴高乐曾于1963年和1967年两度拒绝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因为他认为英国是美国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1964年,戴高乐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国也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法国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政策
B.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C.美苏两极格局下新的力量已在孕育
D.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已经分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多极化趋势加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热词应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
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某部历史著作写道:“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新民主主义论》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

A.反对民主共和制 B.强调思想启蒙
C.主张开展国民革命 D.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走十月革命道路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1891年和 1898 年,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分别刊出,康有为“既不尽依公羊典范,更不秉承今文家法。惟取能合用其说者,合己说者则取之,不合者则伪之。”材料说明康有为两部著作的特点是

A.借用传统文化,以达经世之目的
B.注重考据考证,以恢复儒学权威
C.借今古文之争,以重塑孔子形象
D.注重材料取舍,以西学论证中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