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在学习《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时,做了以下笔记,他所描述的是(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上海合作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横穿朝鲜半岛的北纬38º线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接受日军投降以此线分区进驻朝鲜半岛
B.1948年在38º线南北分别建立了政权,半岛分裂
C.朝鲜战争爆发,中朝军队与美军在38º线反复争夺
D.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38º线成为南北朝鲜分界线

表21851~2010年159年间,人类共举办了41届世界博览会,其内容主题统计情况如下表据表2回答1-2小题
1.1876年~1933年美国举办了6次世博会,美国在这6届世博会可能展示的没有
A.有线、无线通讯设备B.清洁能源设备
C.内燃机驱动的交通设备D.电影电视等新出现设备
2.1935年~1998年,60余年共举办了20届世博会,以人类的交流、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题,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世界大战使人类反思,技术的进步并没有带给人类和平友好②意识形态争斗、文明形态差异,导致人类的猜忌、敌对、对抗的教训③工业文明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索取,自然生态环境恶化④种族歧视、种族迫害,导致自由民权运动兴起⑤人类基因组工程,加深了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对人才选拔、管理、任用,是一国政治文明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回答1-3小题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得人才者,得天下。商鞅在秦国变法,着重选拔、储备的人才是
A.能征善战的兵将,从行伍中选拔
B.经济发展的能人,能提高耕织技术水平的技术人才
C.熟读儒家经典,有经邦济世管理国家的人才
D.文学之士,能舞文弄墨,制造变法舆论的文士
2.康有为办万木草堂、梁启超办时务学堂与洋务派近代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的上不同的是
A.推进向西方学习,培养熟悉西方文化的实用人才
B.传授优胜劣汰思想,为维新变法运动做准备
C.学习西方工艺技术,培养企业和外交人才
D.为青年传输民主共和思想,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3.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参见图7),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①当年夏天,全国高考报名的青年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②恢复高考,揭开了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序幕③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恢复工作,抓全国教科文工作的成就之一④中国社会在动乱之后,重建社会公平的努力之一,为改革开放准备了人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与普鲁士俾斯麦统一德意志相同因素中没有

A.推行了正确的内外政策,排除了阻碍统一的外部力量
B.隋王朝、普鲁士王国成为了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
C.开皇之治,铁血政策准备了实现统一的实力
D.战乱与分裂使两国民众,希望结束分裂,

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