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媒体称“这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之旅,对精神的弘扬之旅。”该“致敬”所指的是( )
A.求同存异方针 | B.合作共赢理念 |
C.世界和平意识 | D.反帝反霸战略 |
解放前夕,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占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80%,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固定资产的80%,官僚资本不仅控制着重工业,而且还控制着轻工业、金融业、公路、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到l949年底共没收官僚资本2858个,之后进行改造。下列对没收官僚资本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 | B.使新政权掌握了同家经济命脉 |
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D.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
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与人合资创办福新面粉厂,到1919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有8家,分布在上海、无锡、汉口等地,各厂面粉畅销全国,其“兵船”牌面粉远销海外,荣氏兄弟成为名副其实的“面粉大王”。可见荣氏兄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抓住了有利时机 |
B.经验丰富,策略得当 |
C.充分利用了中国资源 |
D.实践墨家“重义重利”思想 |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l5个,l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建交热潮的出现,为中国走近世界和世界走进中国提供了前提。其主要说明
A.第三次建交热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
B.中日、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 |
C.第三次建交热潮的出现有利于世界和平 |
D.第三次建交热潮为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前提 |
继承了“民国的政府官员,不管他们是大总统,是内阁总理,是各部总长,我们都可以把他当作汽车夫”,“或者当作看门的巡捕,或者是弄饭的厨子,或者是诊病的医生,或者是做屋的木匠,或者是做衣的裁缝。”孙中山这一思想
A.体现了“主权在民”观点 |
B.实践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
C.继承了墨家民本思想 |
D.深受十月革命影响 |
据l872年,时人记云:“洋人租界地方,熙来攘往,击毂摩肩,商贾如云,繁盛甲于他处。”许多人离乡背井,来到此地,目的就是寻找从商谋生的职业,于是出现了士庶男女纷纷弃学弃农,援亲托友,流人上海,争趋从商。群趋从商成为此地人们的择业时尚。由此可见
A.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
B.在外力冲击下,沿海商品经济繁荣 |
C.民族危机加深,人口流动加快 |
D.清政府鼓励经商,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