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1958年7月14日到18日,刘少奇到山东寿张县视察,听说台前社亩产将达3万至5万斤的玉米,3万至5万斤的谷子,30万斤地瓜和宏伟社亩产15000斤籽棉的丰产后,赞扬他们说:“你们压倒了科学家,他们没敢想的,你们做到了,这是个革命。”这反映出( )
A.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 B.“共产风”刮向山东 |
C.浮夸风现象十分盛行 | D.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
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 | ①③ | B. | ②④ | C. | ①②③ | D. | ①③④ |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 B. |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
C. |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 D. |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
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A. | "……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
B. |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
C. | "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
D. |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 B. |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
C. |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 D. |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 | 《诗经》 | B. | 楚辞 | C. | 汉赋 | D. | 唐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