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
D.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
结合下图,判断出现l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状况的原因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 史结论”的是
A.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
C.为了克服国内危机,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 |
D.在2008年总统选举活动中,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新一届总统 |
小明爷爷在20世纪五十年代就读于某工业大学,当时他在校学习的课程有电工技术、电机学、电路分析原理、电机测试与控制等,可见学校重在培养实用科技人才。他说那时我 国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该材料说明当时我国教育
A.遵循旧中国的教育模式 | B.重视文理科院校均衡发展 |
C.培养工业化建设人才 | D.实施“211工程”计划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年: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
||||
1921~1935年: |
||||
1949—1956年: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
1978~2001年:改![]()
|
“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赫赫名城,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据此推断这段材料出现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1631年(即崇祯三年) | B.1931年 | C.1935年 | D.193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