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鲁迅评论文坛“京海之争”时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围绕“京海之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派文化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 |
B.海派抨击了京派的崇洋意识和市侩心理 |
C.京派的立场反映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 |
D.“京海之争”体现出南北文化交流融合 |
下列关于僭主政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指用武力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 |
B.实行于公元前7~前5世纪 |
C.僭主在位时一般都实行独裁统治 |
D.僭主政治还鼓励工商业发展 |
平民对梭伦的改革有很多抱怨,主要是由于其改革
A.使平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 B.给平民的经济政治利益太少 |
C.不在雅典推行僭主政治制度 | D.没有实现广大平民任何要求 |
确立“陶片放逐法”的雅典政治家是
A.梭伦 | B.庇西特拉图 |
C.克里斯梯尼 | D.伯利克里 |
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于
A.公元前7世纪 |
B.公元前6世纪 |
C.公元前5世纪 |
D.公元前4世纪 |
公元前560年,在雅典建立个人僭主政治的是
A.梭伦 | B.庇西特拉图 |
C.伯利克里 | D.克里斯梯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