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
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
2008年1月31日,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民主党总统罗斯福大加干预搞“新政”,把美国从萧条中拖回。但是至今不领情,反而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也大有人在。“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理由可能是()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干预 |
B.规定了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资本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
C.颁布《工业复兴法》,制定经济计划 |
D.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加强了无产阶级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
B.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
D.目的是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1920年,苏俄某农民在火车站出售一批粮食,根据政策,政府的态度是()
A.表彰鼓励 | B.没收上缴 |
C.限定场所 | D.听之任之 |
以下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排列组合,其中最正确的一组是()
A.黄金时期—“滞胀”—复苏—繁荣—衰退 |
B.“滞胀”—复苏—黄金时期—繁荣—衰退 |
C.复苏—黄金时期—“滞胀”—繁荣—衰退 |
D.繁荣—“滞胀”—黄金时期—复苏—衰退 |
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