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 A.2003年 | B.2005年 |
| C.2007年 | D.2008年 |
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 B.出现逆城市化 |
| 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 D.产业转移和升级 |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A.河漫滩 | B.冲积扇 | C.三角洲 | D.侵蚀平原 |
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 A.1月 | B.3月 | C.7月 | D.10月 |
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我国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务工却不能享受城市市民权益,有人称此为“半城市化”。该现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可能有
| A.降低城市服务成本,利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快速提高 |
| B.缓解城市教育压力,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
| C.阻碍城乡人口流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
| D.制约城市户籍人口增长,抑制城市消费需求 |
劳动参与率=(工作人数+正在找工作人数)/16岁以上人口数,它可反映潜在劳动者参与工作的意愿。下表为2010年亚洲四国劳动参与率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 劳动参与率(%) |
女性劳动参与率(%) |
|
| 中国 |
80.4 |
75.2 |
| 印度 |
57.7 |
30.3 |
| 越南 |
81.2 |
78.1 |
| 日本 |
74.1 |
63.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印度劳动人口少于越南 | B.女性劳动参与率一般低于男性 |
| C.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 D.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
对我国劳动参与率偏高的原因,推断合理的是
| A.劳动力充足 | B.人口老龄化严重 |
| C.社会保障不够完善 | D.劳动力素质较高 |
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 B.常发生凌汛 |
|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 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
“藏水北调”工程不会
| A.诱发沿线地质灾害 | 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 |
| C.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 | D.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 |
某日我国一中学学习小组于当地正午前后持续测量该校旗杆影子,并记录了影子的长度和方向(旗杆的长度已知),利用该记录数据一定能推导出
| A.日出的时间 | B.正午太阳高度 |
| C.当地的经度 | D.当地的纬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