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回答题。
| 项目(各项目代表要素) |
资本投入量 |
人力投入量 |
自然资源效率 |
资本效率 |
人力效率 |
| 化肥量(Kg/公顷) |
劳动力(劳动日/公顷) |
粮食/耕地(Kg/公顷) |
粮食/化肥(Kg/Kg) |
粮食/劳动日(Kg/日) |
|
| 全国平均 |
264.53 |
199.5 |
4 377 |
16.55 |
21.94 |
| 西北6省 |
197.25 |
213.5 |
2 833 |
15.75 |
13.86 |
| 西南4省 |
186.60 |
312.3 |
3 979 |
21.44 |
12.69 |
| 中原4省 |
320.93 |
180.2 |
4 486 |
13.98 |
24.83 |
| 东南5省 |
317.18 |
169.4 |
5 665 |
18.61 |
36.56 |
| 东北、新疆 |
235.65 |
119.4 |
4 908 |
21.78 |
42.25 |
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
| A.西北6省 | B.西南4省 |
| C.东南5省 | D.东北和新疆 |
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南5省最优的农业生产条件是( )
| A.耕地质量和自然条件 | B.化肥效率 |
| C.劳动力效率 | D.耕地面积 |
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 )
| A.农业生产落后 | 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
| C.机械化水平高 | D.气候条件优越 |
读“源消耗的历史与现状示意图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资源、能源消耗的历史与现状示意图”。据此回答(l)一(2)题。
①农地面积(107平方千米)②人口数量(亿人)③能源消耗(亿吨)④淡水消耗量(×l000立方千米)⑤氟利昂排出量(万吨)⑥二氧化碳排出量(ppm)二战后,随着人日数量的增长,能源消耗量、淡水消耗量、氟利昂排出量、二氧化碳排出量都大幅度上升,其中增加速度最快的是
| A.能源消耗量 | B.淡水消耗量 |
| C.氟利昂排出量 | D.二氧化碳排出量 |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农业用地面积不断减少,关于农业用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城市及其基本建设用地的增多②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引起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③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引起水土流失和盐碱化面积增加
|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②③ |
中共中央在“十六大”中提出我国社会发展应采用“科学发展观”,其基本要求是可持续发展。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 B.庞大的人口数量 |
| C.严重的环境问题 | D.不利的外部环境 |
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西北草原退化 | B. | 东北平原土壤酸化 |
| C. | 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 D. | 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
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 A.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
| B.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
| C.比太阳系统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
| D.比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
以下可称为天体的是()
| A.北极星 | B.地面上奔驰的汽车 | C.太阳系 | D.飞行的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