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中学史

(1)上面三幅图片中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
(2)三位英雄的事迹分别是:            奋不顾身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用以压制井喷的水泥;            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
(3)从上面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应当如何发扬这些精神?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
 
(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2分)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3分)
材料四 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4)“事实胜于雄辩”。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2分)
(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2分)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出现了许多代表不同主张的的学术大师,他们的思想影响深远。
⑴请将下列名言前的代号与人物一一对应。(6 分)
A、“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①孟子_____②韩非子_____③庄子_____
⑵请分别写出他们所代表的思想派别。(6 分)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⑶学以致用。(3 分)
请同学们代表其中一家思想说一说对“破坏公物行为”的处理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行至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这句话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思想?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此次变法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三: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墨子》
请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统治者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3)材料三中惨遭杀殉的是什么人?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请回答:
(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期?哪一个诸侯国?
(2)桓公能够“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