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与图一人物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图二反映了明朝时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有何意义?
(3)依据图三漫画,指出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两次工业革命是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请回答:
(1)将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主导国家填入表格中。
开始时间 |
主导国家 |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2)两次工业革命中的新技术、新发明有哪些?把答案填入表格中。
技术发明 |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3)两次工业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还带来了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深刻的
变化。将发生的主要变化填入表格中。
变化 |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请回答:
(1)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表现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生活习俗诸方面发生的新变化。按要求将鸦片战争后80年间上述五个方面的变化填在表格中。
变化 |
|
经济 |
|
政治 |
|
军事 |
|
文化教育 |
|
生活习俗 |
(2)简要归纳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后,这位伟人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人物"是谁?(2分)他的立法家的才能表现在哪里?
(2)该"人物"对外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迭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余"是谁?
(2)"余"四十年来为中国的自由平等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商君"是谁?
(2)"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3)"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2分)其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