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每到春节人们都要写春联,贴春联。今年临近春节,某班老师写了一句上联“千古江山今朝新”,要求学生写出下联,既要符合写作要求,又要符合联中的哲理。下列最恰当的是( )
A.万事如意步步高 | B.百年岁月当代好 |
C.日丽风和河山绣 | D.春满人间百花艳 |
麦种生根发芽生长麦苗、拔节、结果
生成新麦粒,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的麦粒,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超过以前的麦种。这说明的哲理是
①第一次否定了麦种而长出麦苗、拔节、结果
②第二次否定了麦苗、拔节、结果,从而形成新的麦粒
③“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不是肯定阶段的简单重复
④否定的根本环节是气候、土壤、水分、阳光等
⑤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 |
《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破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却有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
C.《兵法》本身也有正误之分 |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
所谓“青蛙效应”是指先将青蛙置于常温水中,而后一点一点注入热水,青蛙就会在浑然不觉中,舒舒服服地被烫死。这就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青蛙效应”对人们的警示中所蕴涵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 |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
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②有无相生,前后相随③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⑤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A.①③④ | B.①④⑤ | C.②③ | D.①②④ |
木桶的最大容量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木桶的容量,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 |
D.整体和局部是相互依赖和不可分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