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题(共26分)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列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列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说出两个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和谐相处的典型事例:
(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列举出这段时期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
(5)社会制度的和谐。请说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收揽人才的制度:
(6)人与自然的和谐。请说出这一时期开通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1) 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
(2) 因贪图享乐导致王朝衰落的君主: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创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鸦片战争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地点
B.《南京条约》中被割让的土地
(2)仔细观察地图,说出英军入侵路线有何特点。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事件发生的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创建人民军队开端的起义地点
B.井冈山会师的地点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品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年,中国的发展大大的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倍受列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对应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写出这三次战争的名称,以及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列举出来。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一条约?赔款数额最大的是哪一个条约?
(3)材料二中,清朝晚期中国的落后,与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有关?与西方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的落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矛盾空前尖锐,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这一历史时期,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三个。
(5)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们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的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有哪些?
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C、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
材料二: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的变法令,称之为“百日维新”,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3)根据材料二指出哪些措施有利于思想近代化?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4)孙中山后来把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从革命纲领的内容看,孙中山成功付诸实践的是哪一方面?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总结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父亲是史官。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爱好文史,年轻时去各地寻访了许多名胜古迹。父亲死后,他继承父业做了史官,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书籍。由于触怒了汉武帝,遭受“腐刑”,获赦出狱后,仍旧发愤著书,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书。
材料二: 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材料三:阅读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在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2)材料二是对他的哪部著作的赞誉?它属于什么体例?它的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中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4)上述材料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