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其意义重大。在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肖林看来,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
——《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引领开放新格局》
材料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材料三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视察上海时的讲话》
材料四 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浦东,以上海市十二分之一的面积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外贸出口o浦东GDP12年增长了18倍,人均GDP从1990年的不足1000美元上升到去年的7700美元。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2)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确 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中共的哪次重大会议?
(3)上海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中曾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与近代中国上海的开放有何不同?
近代史上,革命或改革往往是由于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由之路,改革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 |
革命(改革)名称 |
废除的旧制度 |
领导人物 |
历史影响 |
美国 |
南北战争 |
林肯 |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
|
俄国 |
1861年改革 |
农奴制度 |
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
|
日本 |
明治维新 |
明治天皇 |
(2)19世纪末,中国进行的改革尤为艰难,仁人志士抛洒热血,却无力回天。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3)综合上述问题的回答,你有何感想或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一一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材料二近代产业革命开始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电力能够取代蒸汽动力,并且被广泛利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应当如何辨证地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材料一:
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直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的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
材料三:
材料四: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变化表。
年份 |
1950 |
1955 |
1965 |
1975 |
1982 |
1985 |
1994 |
1999 |
年增长率 |
8.7 |
5.6 |
6.3 |
-0.8 |
-1.9 |
3.3 |
3.9 |
4 |
(1)图1中文件的签署标志着哪一个新国家诞生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林肯的主张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3)材料三中人物上台时美国国内发生了什么事?他怎么办的?他的政策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周期性调整状态。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加强对俄国、法国对抗,缔结了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矛盾加剧,也加入德奥军事同盟。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军事政治集团,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材料三:英国首相张伯伦参加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会后他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材料四: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军事同盟的核心是谁?与之对抗的另一军事集团叫什么?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材料二中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影响是什么?他们推行种族主义的法西斯暴行是什么?
(3)材料三中英国首相张伦参加了慕尼黑会议,英国法国等国家推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推行带来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的签署反映哪一组织的建立?这场战争的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为这场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学校要求各班出版一期有关法国历史的黑板报。下面是九(1)班黑板报的设计方案,请你协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