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1871年刚刚统一后的德国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统一后联邦制德国成为民族独立国家 |
B.政治体制带有强烈的专制色彩 |
C.权力大的联邦议会经由选民普选产生 |
D.权力小的帝国议会是代议机关 |
成化二十一年(1458年),明朝允许班匠以银代役。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朝轮班匠由力差全部改为银差。此政策变化()
A.标志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 B.减轻了政府对班匠的剥削 |
C.推动手工业技术整体进步 | D.促进官营手工业走向民营化 |
察举制是西汉时期开始实行的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其重要内容是举“孝廉”。132年,尚书令左雄建言改察举之制:(一)限年40岁以上才得举“孝廉”;(二)确定考试内容;(三)对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当时顺帝予以采纳。察举制这一改革力图解决当时“孝廉”()
A.人数太多的问题 | B.徒有虚名的问题 |
C.拉帮结派的问题 | D.士人难参政的问题 |
二战结束后,英美等国对华武器禁运。1946年7月29日马歇尔宣布停止向国民政府提供美援,同时,英国也对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军火禁运,拒绝了南京国民政府购买枪炮子弹、舰炮、飞机机架等请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主要是经济援助而非军事 |
B.战后欧美社会反战运动持续高涨 |
C.中国人民反帝运动危害西方在华利益 |
D.西方经济发展迅速世界市场广阔 |
在斯大林的观念中,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至于如何在社会诸层面的现代化及其协调发展等更广义的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国家则不在他的视野中。这一观念影响下苏联实施的核心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斯大林体制 |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 D.农业集体化方针 |
罗斯福新政在当时的美国遭到了有些人的尖锐批评,有的讽刺《全国工业复兴法》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有的说“新政”是“披着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上述言论反映了()
A.美国的自由传统根深蒂固 |
B.罗斯福政府丧失了民众基础 |
C.新政侵蚀了自由主义根基 |
D.危机导致社会缺乏基本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