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唐书·百官志》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主要是说明【】

A.唐朝的“市”有地域限制 B.唐朝的“市”无时间限制
C.唐朝城市商业发展迅速 D.唐朝的“市”有时间限制

下列生产工具的革新成果开始出现于唐朝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口号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下列口号对应的历史时期,正确的是【】

A.“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国民大革命时期
B.“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时期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解放战争时期
D.“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时期

《史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以下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江南商品经济不发达
C.江南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 D.当时江南耕作技术比较落后

下图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A.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B.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C.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D.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