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哲学突破时代”的东西方思想巨人,各自影响着东西方思想的发展。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①强调民主的作用 ②重视道德的意义 ③追求社会的平等 ④肯定人的价值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抗战期间《群众周刊》曾刊登了上海市各界救亡协会的一则贺电:“贵军受命抗敌,立奏奇功,挽西线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长之焰,捷报传来,万众欢腾。”“立奏奇功”指的是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战役 |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
《胡汉民自传》载:“同盟会未尝深植于民众,民众所接收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此……而不能使为坚强拥护革命之群众。其责当由革命负之,而亦为当日失败之重要原因也。”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排满”口号易于为民众所接收 | B.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
C.辛亥革命带有狭隘的民族革命色彩 | D.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历史的偶然 |
著名学者田秉锷教授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说:“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史实中,不能说明这一论点的是
A.以“拜上帝教”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 |
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
D.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
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
A.秦日纲 | B.陈玉成 | C.李秀成 | D.石达开 |
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局限性在于
A.力图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 B.小农的保守意识 |
C.没有与外来反清势力联合 | D.对西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