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指空想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可见,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空想”是因为
A.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与阶级基础 |
B.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C.充分反映了世界无产阶级利益诉求 |
D.未启发欧洲工人阶级的斗争觉悟 |
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帝同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和平发展两大主题,我国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它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的
A.平等互利的原则 | B.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 C.独立自主的原则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关于“九二共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达成九二共识的时间是1992年10 月 |
B.达成共识的双方分别是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 |
C.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D.根据共识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
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
D.1992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
2008年12月23日,大陆同胞2005年选出赠送台湾同胞的大熊猫“团团”、“圆圆”搭乘“熊猫专机”从成都飞抵台北。同机运往台湾的还有大陆同胞赠送台湾同胞的17棵珙桐树苗。“团团”、“圆圆”赴台,受到两岸各界和媒体高度关注,台湾岛内掀起“熊猫热”。这一事件主要说明了
A.和平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 B.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
C.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心理素质 | D.相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