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890~1933年中国GDP结构即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的百分比(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 )
| |
1890年 |
1913年 |
1933年 |
| 种植业、渔业、林业 |
68. 5 |
67. 0 |
64. 0 |
| 手工业 |
7. 7 |
7. 7 |
7. 4 |
| 现代制造业 |
0. 1 |
0. 6 |
2. 5 |
| 采矿业 |
0. 2 |
0. 3 |
0. 8 |
| 电力 |
0. 0 |
0. 0 |
0. 5 |
| 现代运输和商业 |
5. 1 |
4. 6 |
4. 0 |
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国:①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②现代产业有所发展 ③重工业整体发展缓慢 ④官僚资本始终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由它托起”。威廉•李卜克内西意在说明德国
| A.社会结构极不稳定 | B.具有军国主义传统 |
| C.继承了普鲁士扩张政策 | D.德国士兵享有崇高地位 |
作家丹尼尔•笛福说:格拉斯哥城是“大不列颠最清洁、最美好、结构最好的城市之一,……但到了1839年,它被称为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导致这一转变的直接因素是
| A.经济危机 | B.工人运动 | C.黑死病 | D.工业革命 |
宗教改革中下列言论最有可能被提到的是
| A.“信徒皆为祭司” | B.“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 |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
“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毫无迷信,毫无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蔑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伏尔泰对儒学的上述评价
| A.真实客观 | B.正确妥当 | C.带有主观意图 | D.脱离当时实际 |
“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文中的“地方实力派”当指
| A.保守派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保皇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