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
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
“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由此可见,宋朝
A.宰相权力遭到削弱 | B.开始形成内、外朝制度 |
C.沿袭唐代三省制度 |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 |
“贡举之法,三代未尝有之,而汉武帝建元元年诏举贤良之士,亲策问董仲舒而始焉。唐宋科举之法盖仿于此矣。” 材料中的“贡举之法”是指
A.军功爵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记述的史实发生于以下哪一时代
A.战国 | B.秦朝 | C.汉朝 | D.唐朝 |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族姓)独居五十三人。”这一记载主要表明周代政治具有
A.神权色彩 | B.皇权色彩 |
C.宗族色彩 | D.等级色彩 |
有学者认为,能够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以下有关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