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规定,法定继承不得和遗嘱继承并用。凡是遗嘱有效时,就不使用法定继承。只有在死者生前没有立遗嘱,或者所立遗嘱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所立遗嘱上所指定的继承人已经先于立遗嘱的人死亡或拒绝继承时,才可按法定继承办理。这一规定
A.带有一定的习惯法痕迹 |
B.体现了遗嘱继承的优越性 |
C.完善了遗产继承的制度 |
D.有效地维护了私有财产权 |
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6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
A.信息速递功能 | B.娱乐教化价值 |
C.政府喉舌功能 | D.商业广告价值 |
1881年底,有人赋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是津沪之间()
A.有线电报的开通 | B.无线电报的开通 |
C.有线电话的开通 | D.无线电话的开通 |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这项变革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
A.自由的观念 | B.平等的观念 |
C.博爱的观念 | D.互助的观念 |
中国某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一婚姻法应颁布于()
A.民国初年 | B.新中国成立之初 |
C.改革开放后 | D.维新变法时期 |
民国时期,随着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了中国服饰的改良。当时出现的中西合璧的服装是()
A.西服礼帽 | B.男女礼服 |
C.华冠儒服 | D.旗袍、中山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