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民主法制建设重要的一年。下列选项能作为佐证的是( )
①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共同纲领》的颁布 ④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④ | B.④ | C.②③ | D.①③ |
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7月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调整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政策 |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根本性认识 |
C.放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 D.首次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
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因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C.红军长征的胜利 |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他这样做是因为
A.中国革命只能依靠农民阶级![]() |
B.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 |
C.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 D.不接受苏联的援助 |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是指
A.开展土地改革 | B.进行万里长征 | C.工农武装割据 | D.实施武装斗争 |
20世纪20年代初,陈独秀说:“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一认识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有
A.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 B.促进国共合作的建立 |
C.指明了中国国民党的道路 | D.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