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写道:“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材料二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材料三 近二三十年来,多数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对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新概括。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一回答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4分)
(3)根据材料二回答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6分)
(4)根据材料三的观点,你会对近代前期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至少列举两例)并任选一个重要事件进行评价。(8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及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材料二: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之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材料三: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
(军阀宰制.外国共管.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
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
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3)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997年,江泽民在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时强调指出,悠久的传统友谊,相似的历史遭遇,维护和平与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是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睦邻互信、友好合作的历史和现实的重要基础。
根据中国古代相关史实,说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悠久的传统友谊”。(6分)

1997年,江泽民在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时强调指出,悠久的传统友谊,相似的历史遭遇,维护和平与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是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睦邻互信、友好合作的历史和现实的重要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有什么“相似的历史遭遇”?(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为了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作了哪些共同的努力?(7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印刷业高速发展。右图为我国生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印刷机。这一时期,王选发明了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第四代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使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印刷史上继活字印刷后最伟大的发明。

试就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曲折与辉煌,谈谈你的认识

右图为1879年外商在上海创办的新式印刷工厂——点石斋书局。1882年广东人徐润看到点石斋图书印制精美,获利甚丰,遂与其兄集资在上海创办同文书局。这是民族印刷工业之始。此后,各地相继出现新式印刷厂,中国近代印刷业初步形成规模。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新式印刷业出现的社会政治背景。(6分)请举一例说明新式印刷业给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