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是富饶的宝岛。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台湾是世界著名的“水果之乡”,当地水果品种繁多最能反映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A.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 B.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
| C.山麓向山顶的垂直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异 |
台湾有“海上粮仓”的美誉,但近年来粮食自给率呈下降的趋势,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生产成本上升 | B.单产低 |
| C.技术水平低 | D.水资源短缺 |
台湾有“东方盐库”的美誉,与高雄附近的盐场无关的要素是
| A.沿海地势低平,沙滩广布 | B.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
| C.气温高,蒸发多 | D.晴天多,降水少 |
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
|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
|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
|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问题。
| 年份 |
森林覆 盖率 (%) |
耕地面积 (平方千米) |
年降水量 (毫米) |
气温年较差(℃) |
河流含 沙量(%) |
粮食平均亩产 (千克) |
粮食总产量 (亿千克) |
| 1985 |
19 |
333 |
520 |
38 |
10 |
205 |
1.025 |
| 1995 |
10 |
478 |
450 |
42 |
35 |
135 |
0.975 |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十年内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
|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 D.人口增长过快 |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 )
|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加剧 |
| C.大陆性气候减弱 | D.光照条件变差 |
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 ④一月份00C等温线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③ |
我国西北部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 )
| A.200毫米以下 | B.100毫米以下 |
| C.50毫米以下 | D.400毫米以下 |
形成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水汽,最主要源地是 ( )
①热带太平洋 ②温带太平洋 ③印度洋 ④大西洋
| A.① | B.①③ | C.②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