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历经了22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以事实雄辩地证明:井冈山道路是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1927—1934年中共重大活动大事记
时 间 |
重大活动 |
1927年8月1日 |
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 |
1927年9月 |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失败。起义部队退到文家市后,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敌强我弱的严重形势,主张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 |
1927年9月29日 ~10月3日 |
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对工农革命军进行了改编,从政治和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1927年10月 |
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
1930年10月 ~1931年7月 |
毛泽东等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指挥红军先后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 |
1931年11月 |
受到党内“左” 倾领导人的排挤,毛泽东被剥夺了对红军的指挥权。 |
1932年底 |
周恩来、朱德根据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
1933年10月 |
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红军死打硬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
1934年10月 |
红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强渡湘江后,红军损失过半。 |
1935年1月 |
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根据大事记分析,为什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3)用史实说明井冈山道路是如何成功实践的。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代,试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课文,补充完成下表
秦始皇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
政治 |
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三公;() |
经济 |
统一货币;() |
思想文化 |
统一文字;() |
军事 |
北击匈奴,();兴修灵渠,拓展南疆 |
(2)根据上述表中的内容,试用最简练的语言评价秦始皇。
(3)有人说秦始皇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请你用一个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4)秦始皇与汉武帝比较,你认为哪个更了不起,为什么?(4分,只答对两点即可,允许有不同见解)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国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的奏本,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材料二: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材料三:……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材料四: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出去的。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记载是否符合史实,请加以说明。
(2)目前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哪个朝代?
(3)我国历史上最符合“化腐朽为神奇”一词的科学技术成就是哪项?为什么说它“化腐朽为神奇”?
(4)我国的造纸术有何世界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史记》记载,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就诽谤商鞅。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失去了支持,被诬陷为“谋反”,“车裂”而死。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表明他什么思想?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
(3)从材料三之中,可以看出改革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红歌——对党和祖国的革命赞歌。一首红歌,记录一段峥嵘岁月;一首红歌,象征一面光辉旗帜。某校团委决定举办《唱响红歌颂党恩》活动,邀你伴着红歌旋律一同参与。
【红歌诠释征程篇】
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苦苦追求,披肝沥胆,旗帜更鲜艳。
——摘自2011年春晚歌曲《旗帜更鲜艳》
(1)写出两例与歌词相应的史实。
(2)模仿例子,写出与红歌歌名相关的历史事件(现象)。
举例:《松花江上》—— 九一八事变
①《过雪山草地》——
②《卢沟谣》——
【红歌宣传感悟篇】
(3)你认为唱响红歌有什么现实意义?
下列照片均摄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建筑群,一个昔日神秘的所在。历经沧桑的南京“总统府”如今已得到全面整修、扩建,成为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1)读图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它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读图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终点”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它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历史不容忘却”。下图反映的是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