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5月9日上午10时,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庆祝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苏联和俄罗斯人将二战时期的对德作战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妇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阅兵仪式。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通过举办共同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活动,防止美化侵略者,维护历史公正,捍卫世界和平。
(1)结合所学知识,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为什么选在5月9日?苏联军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带来转折性胜利的是哪场战役?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各国共同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有何意义?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世界的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在变动着,二战后,世界经济重心正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打破了二、三百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一向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格局,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
-----《亚洲新势力—2030:世界经济重心转移》
(2)20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三次大的变化,结合史实,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依次写出三次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3)用史实论证“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导致图一图二所示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2)上面两图所示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带来相似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在1830年,英格兰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有两万人或者不到两万人的地方,到1914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有两万人或超过两万人的地方。……在1840年时,只是伦敦和巴黎有100万人口。到1914年,柏林、维也纳、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也都有100万人口了,在欧洲以外,还有纽约、芝加哥、费城、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各答、东京和大阪等人口达百万的城市。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据材料二,说说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认为)这一计划破坏国家主权和它们国民经济的利益,美利坚合众国、英国和某些其他西欧国家的政府事实上就断绝与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间的贸易关系。……会议认为必须由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交流经验、相互给予技术上的援助,彼此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为其任务。
----《关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公报》(1949年1月25日)
材料二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1955年5月14日)
(1)材料一所述"这一计划"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二分析,"华约"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应对哪一"国家集团"?
(2)材料一、二提示了当时国际关系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说出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2)图二中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它与轴心国斗争的最终结局如何?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对比图二、三,指出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苏东剧变后,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如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我国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古"丝绸之路"再次成为关注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
材料二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展开国事访问时表示,"我邀请莫迪总理下次访问中国时到西安去看看,看看当年玄奘藏经译经的地方"。
--新华社《外国元首访华缘何青睐西安》
(2)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玄奘对中印两国交流所做出了哪些贡献?
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分析材料三,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
材料四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4)材料四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