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地资源是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人口集中,水热充足,土地资源十分珍贵。
材料二:河流、湖泊湿地,食物丰富,常常成为候鸟越冬的栖息地。松花江丰满水电站下游,流经吉林市的65千米江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原是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现在却“选择”了在吉林越冬。
(1)从开发利用角度评价图示地区丘陵山区的土地资源。
(2)指出长江大通水文站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这种变化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
(3)结合材料解释赤麻鸭“选择”在这段不冻江的河滩上越冬的原因。
下面为某海域(局部)洋流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若图中弯曲虚线为气候分界线,则图示A、B、C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该季节,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尼罗河河口附近径流量较大 |
B.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 |
C.中国南极昆仑站出现极昼现象 |
D.巴西高原的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
如果图中虚线上太阳高度角为零,且a角为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
B.该日海口市(20°N)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C.该日以后重庆可能昼渐短、夜渐长 |
D.图示时刻北京的地方时为22时 |
下图中a、b、c线为等圧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人类活动 |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c | 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 |
C.d﹥c |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
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陆地自然带的空间分异主要受________条件和_________条件的制约。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地区季风形成的原因。
(4)沿a线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变化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B自然带所在地的气候特征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
甲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隧道,该选择_______处(从甲、乙、丙中选择)?
(3)在图中②、③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
B.使全球各地飞降水量保持不变 |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
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此时北半球的节气,并在图中画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太阳光线
(2)图中A~E五点中,地方时相同的是————,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
(3)写出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4)写出A点的昼长,并分析此后的三个月C点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