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外交部发言人就此表示:“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对于任何挑衅行为,必将予以坚决应对。这是因为:
①领土和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②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③维护国家主权是正当的、正义的
④维护国家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10月25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的原判。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3年9月22日一审宣判,认定薄熙来受贿人民币2044万余元,贪污人民币500万元,滥用职权情节特别严重,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针对薄熙来案例,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2013年上半年,我国主要股票指数大多下跌。自2007年见顶以来,A股市场已在下跌趋势中走到第六个年头。统计显示,在6年的时间内,A股总市值由2007年33.62万亿元回落到24.85万亿元,缩水26%。面对如此局面,居民纷纷将眼光投向其他投资方式。
注: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中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1)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请推荐除股票外居民可以选择的两种投资方式,并简述理由。
投资理财方式的选择和每个人的金钱观密切相关,有人甚至把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视为学习理财的首要课题。错误的金钱观,会导致不健康甚至有危害的理财行为。
(2)结合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2013年10月1日起,我国新《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旅行社不得强迫购物,不得指定具体的消费场所”等规定引人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强制购物、强制消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新《旅游法》实施带来旅行社运营成本增加,加之“国庆黄金周”境内外旅游需求暴增,今年“十一”长假境内外旅游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一些出境游报价翻倍。“十一”长假结束后,外出旅游人数骤减,各大旅行社纷纷通过降价吸引游客。新《旅游法》的实施,将会对旅游市场重新洗牌,有利于旅游经营者加强对服务质量的关注和游客对服务价值的认同。
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游客不考虑自身经济实力,盲目跟风境外游;在旅游过程中,一些游客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在旅游景点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
(1)运用所学知识,联系材料,分析旅游价格变化的原因。
(2)有人认为,新《旅游法》的实施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旅行社只要战略定位准确、及时抓住机遇,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游客在旅游消费中理智消费提两条建议。
新华网推出的《2013“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大调查》表明,学历、户籍、性别依然是不少大学生就业的三大“拦路虎”。一项关于“就业歧视”的投票结果,56.3%的受访者选择了“学历查三代”,26.5%的人选择了户籍限制,12.4%的人选择了性别歧视。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大学生有意愿报考公务员。
据跟踪调查,许多大学生就业后曾遭遇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问题。如经常免费加班、节假日不能正常休息。一些私营企业甚至不给大学生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注: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与职位数比例为70∶1,37个岗位招录比例超过1000∶1。106个职位无人报考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这些职位大多数为艰苦边远地区职位,或特殊专业职位。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你认为政府和大学生应该做哪些努力。
(2)针对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问题,你认为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进入21世纪,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蓝天不蓝”。十月本该是南京最美好的季节,可近日“秋高气不爽”,雾霾已连续几日萦绕金陵城。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健康呼吸,从治理雾霾开始”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政策影响】
据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与南京市气象台联合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2013年10月29日空气质量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PM2.5日均浓度为117微克/立方米,超标0.56倍。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为减少灰霾天气,改善南京空气质量,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深化蓝天计划控制大气污染实施方案》,决定加大力度实施“绿色南京工程”。
(1)结合材料,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南京市政府的做法。
【理清思路】
高二(1)班同学围绕“雾霾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展开讨论,形成了以下下观点:
观点一:雾霾天气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问题,南京在治理中既要要借鉴其他城市和发达国家的做法,还需通盘考虑,综合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公众全方位的参与,形成治理的强大合力。
观点二:雾霾天气的出现,既有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生产方式粗放的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现雾霾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南京在治理时不能急于求成,关键是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2)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加以论证。
【重在参与】
有人认为,污染都是别人造成的,与我无关。其实,环境的恶化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没有大家配合,再怎么治理都没有用。头顶着昏暗的天空,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3)作为一位中学生,面对南京雾霾天气,你能做些什么?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