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     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4)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消化,又能进行   消化。
(5) 某校餐厅在学生考试期间设计了一份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生物教师认为这一食谱营养不够均衡,你认为加上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就会变得更为合理_________  _。(答出一种即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______只鼠妇,静置2分钟(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如实________。
(5)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2
3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8
17
18
19
18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怎样处理上述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①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吗?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数日后种子萌发状况
全部萌发
没有萌发
全部萌发
没有萌发

(1)根据此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 ,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良好的是 组。
(2)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从实验结果看,种子的萌发与光照 (有或无)关系。

“知了、知了…”,这是仲夏时节经常可以听到的声音.“蝉鸣林愈静”,在平常的日子里,知了那柔和的鸣叫声会使人的心情格外平和.但今天不同,烈日当头,天气异常地炎热,知了发出的鸣叫声也异常地密集而响亮,令人心烦,是不是天气越热,鸣叫的知了越多呢?

(1)上述问题的假设是
(2)如果要设计实验验证该假设是否成立,首先需要选取实验用的知了.选取的知了应该是雄性还是雌性?
(3)要得到较为可靠的实验结果,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A.观察一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是否鸣叫
B.统计多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C.观察一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是否鸣叫
D.统计多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4)若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折线图如图所示,则根据该折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__,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散失的。实验选用_______色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因进行_______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2)装置B,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_。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