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
省区 |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 集市数 |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 集市数 |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
直隶 山东 |
14 132 42 104 |
82 527 64 1126 |
43 537 74 1583 |
陕西(关中) |
16 143 |
21 238 |
28 264 |
江西 福建(不含台湾) |
45 459 19 131 |
51 545 15 205 |
43 976 39 511 |
广东 |
— — |
72 1270 |
71 1959 |
A.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同因素是:()
A.民族复仇情绪的滋长 | B.人民群众的盲目支持 |
C.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强权统治 | D.法西斯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 |
一战后,美国在下列哪一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没起着关键作用:()
A.欧洲经济的复兴和赔款问题 | B.限制海军军备问题 |
C.欧洲的安全保障问题 | D.远东太平洋地区秩序的确定 |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该日本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指出:“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其真实目的是:()
A.打破英国的海上霸权 |
B.防止类似于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再次重演 |
C.取消一战期间大国之间签订的分赃密约 |
D.打破传统的势力范围和关税壁垒 |
下列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协约国同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条约构成 |
B.凡尔赛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地区的矛盾,构成了帝国主义在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
C.由于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矛盾,所以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必然不能持久 |
D.德国和日本受到限制,而美国则成为该体系的主导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