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外国贡船以内者,其所携货物予以免税。西洋商船船钞较东洋船钞减十分之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康熙年间( )
| A.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
| B.废除了海禁政策 |
| C.对洋货征税一视同仁 |
| D.取消了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的限制 |
下面这幅图是著名漫画家剑凡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着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A.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 | B.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方兴未艾 | D.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 |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对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 A.军事准备不足 | B.政治经验短缺 |
| C.思想理论肤浅 | D.经济基础薄弱 |
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
|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
|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
观察漫画,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漫画作者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持肯定态度 |
| B.该漫画作者对清末“新政” 持肯定态度 |
| C.该漫画作者对“中体西用”持否定态度 |
| D.该漫画作者对“君主立宪”持否定态度 |
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 B.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 |
| C.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 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