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 A.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
|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
|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开发开放
| A.杭州湾 | B.上海浦东 |
| C.太湖流域 | D.闽东南地区 |
能够称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的是
| A.天津港口新区 | B.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
| C.深圳经济特区 | D.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 |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①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③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④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 |
位于长江之南、太湖之北的华西村,改革开放后成为“天下第一村”,现在华西集团拥有全资企业40家,控股企业7家,参股企业10家,华西集团已形成铝型材、铜型材、钢材、带管、化工、毛纺六大生产系列,华西村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
| C.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 |
| D.抓紧对外开放,鼓励出口 |
1958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产实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领导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生产积极性高 |
| B.当时国家领导人对农业的特别重视,提出“以粮为纲” |
| C.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 |
| D.人们迫切发展生产力而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