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文化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喜爱那根链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
D.东亚的发展既吸取了西方文明,又继承了儒家文明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 B.汉代经学 | C.隋唐佛学 | D.宋明理学 |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
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
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
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 |
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 D.儒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