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自《论语》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依据材料概括其思想的核心。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谁采纳了他的这一主张,使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片与欧洲历史上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关?图片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四 为批判当代法国社会,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他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4)依据材料四,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材料五 一批接触过西方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使中国走向现代化,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为此,必须要向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发起革命性的攻击。
——郑丽平《思想解放与20世纪中国现代化》
(5)中国知识分子为“发起革命性的攻击”掀起了什么运动?联系材料四,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思想宣传的共同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本题共8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反思近代以来欧洲的历史,也许会给我们实现“中国梦”带来思考和启迪。
【黑暗与光明】
材料一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1)材料一中“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心在哪个国家?哪位思想家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该国革命中颁布的哪一文件体现了这一精神?(3分)
【强大与衰落】
材料二欧洲不仅成了世界的银行家,而且已成为世界的工业工场。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到1913年时,虽然美国达到了35.8%,但这一年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47.7%。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三“……我们必须创建一个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重新获得快乐和希望。” ——1946年9月丘吉尔在瑞士的演讲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如何?结合所学,请从政治、科技两个方面回答这一经济地位确立的原因有哪些?(3分)
(3)材料三中为了实现“欧洲合众国”的构想,欧洲国家有什么具体的举措?(1分)
【思考与启迪】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以来欧洲发展的历程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1分)

(本题共7分)今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借鉴中外改革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施有效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农民们被允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1)“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西部和西南部的路上挤满了饥饿的搭便车者.每一条铁路旁都能看到无家可归者燃起的营地篝火。我看到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坚硬的路上行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最近的这次麦子和棉花大跌价中变的一无所有的佃农。”
——阿美林格在1932年美国国务委员会上做的陈述
(2)材料二阿美林格的描述反映了当时世界什么事件后产生的结果?对此,美国实施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王郁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方是哪里?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使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
(4)结合以上材料其回答,你认为如何能推动改革有效实施?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材料二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中国外交活动大事年表

时间
大事
1981年
中国当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
198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6年
中俄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了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后来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
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哪些重大举措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
(2)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表现。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朝鲜半岛问题是“二战”的遗留问题,也是东北亚问题的核心,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6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金日成致毛泽东的求援电报》节选
材料三毛泽东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说:“要尽快入朝,给你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在10月15日。”
材料四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从长期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从1951年6月1日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
——金冲及等《毛泽东传》(1949——1976年)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朝鲜的原因。
(2)材料三中的“高级将领”是谁?我国“出兵”的时间是哪一年?
(3)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四,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朝鲜核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东北亚局势的紧张。面对当前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你认为中国政府该如何应对?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国、印度、美国人均钢产量和发电量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左图是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右图是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年份
项目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
1826
7073
28762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落后的局面,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请举出这期间的成就一项。
(2)材料二左图反映出1953—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如何?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右图反映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上述变化始于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一重大会议?这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