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7月1日起,国家卫计委决定禁止使用硫酸铝、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含铝元素的物质作为馒头、发糕等膨化食品添加剂。目前使用的无铝泡打粉的成分为小苏打、磷酸二氢钠、碳酸钙等。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食用含铝元素的食品,铝元素会在体内积累,造成毒害。有一泡打粉样品,判断是否含铝元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2)写出磷酸二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
(3)磷酸二氢钠制备流程如下:

①写出磷酸二氢钙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固体c的成份为:________________
在进行操作a前需控制pH约4-5,若pH过高,得到的产物中可能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实验时取46.8g磷酸二氢钙,最终得到59.3g NaH2PO4·2H2O,该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现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用玻璃棒搅拌,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
②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____。
(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检验制备的物质是否为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少量你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NH4)2SO4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____。
(6)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A.胶粒直径小于1 nm B.胶粒带正电荷
C.胶粒作布朗运动 D.胶粒能透过滤纸

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0.1mol×L-1的NaOH溶液500mL,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g。
(2)有以下仪器和用品:①烧杯②药匙③250mL容量瓶④500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或用品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4)配制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⑨振荡,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5)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引起结果偏高的是(填序号)
①未洗涤烧杯、玻璃棒
②NaOH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称量NaOH的时间太长
⑤定容时俯视刻度

(15分)下图是一套制取并验证氯气部分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反应的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2H2O+ Cl2↑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还原剂是____。
(2)当Cl2气流通过一段时间后,装置B中溶液的pH值____7(填“>”“<”或“=”),写出Cl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3)当有少量Cl2气流通过后,观察到装置C中的溶液变为____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这个实验证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碘单质____(填“强”或“弱”).
(4)当Cl2气流持续通过时装置D中干燥的有色布条能否褪色?为什么?

(5)装置E的作用是___。
(6)制取标况下氯气4.48升,至少需要MnO2克。(Mn-55,O-16)

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第⑤步实验操作需要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
(2)步骤2中,判断加入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3)除杂试剂BaCl2、NaOH、Na2CO3、加入的顺序还可以是(用化学式回答)
                
(4)若先用盐酸调pH值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200 mL 1 mol/L NaCl(精盐)溶液,下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6)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情况会使结果偏低的是      

A.称量时,托盘天平左盘加砝码,右盘加氯化钠
B.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倒出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观察液面
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经平放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定容

为证明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Cu片放入Fe(NO3)3
溶液中,观察到Cu片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为蓝绿色,由此甲同学得到Fe3+具有较
强氧化性的结论。
乙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Fe(NO3)3溶液具有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也能氧
化Cu”,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已知:

水解反应
平衡常数(K
Fe3+ + 3H2O Fe(OH)3 + 3H+
7.9 × 10-4
Fe2+ + 2H2O Fe(OH)2 + 2H+
3.2 × 10-10
Cu2+ + 2H2O Cu(OH)2 + 2H+
3.2 × 10-7

请回答:
(1)稀硝酸和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利用所提供的试剂,帮助乙同学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试剂:0.5mol/L Fe(NO3)3溶液、Cu片、精密pH试纸(0.5~5.0)、稀硝酸
方案:


(3)丙同学分别实施了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用pH计监测溶液pH
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甲同学的实验方案
溶液逐渐变成蓝绿色, pH略有上升
乙同学的实验方案
无明显现象,pH没有明显变化。

①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导致实验过程中溶液pH略有上升的可能原因是

(4)请你设计更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案,帮助甲同学达到实验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