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
(Ⅰ)以硅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SiO3•2H2O,含少量SiO2、FeCO3、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3+、Cu2+和Fe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6.7和9.7.
(1)“溶浸”中CuSiO3•2H2O和H2S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溶浸”中,选取浓度为20% H2SO4为浸出剂,铜的浸出率与浸出时间的关系见图1.由图1可得,随着浸出时间的增长, (至少写一条变化规律).
(3)“除杂”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杂”中需在搅拌下加入石灰乳以调节溶液的pH到3~4,沉淀部分杂质离子,分离得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
(Ⅱ)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为原料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黄铜矿精铜冰铜(Cu2S和FeS)
粗铜
精铜
(4)“还原”工艺中其中一个反应为:Cu2S+2Cu2O 6Cu+S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
(5)粗铜含少量Fe、Ag、Au等金属杂质,电解精炼铜时,阴极反应式为 .完成图2中由粗铜电解得到精铜的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
(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2)乙烯通入溴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
(1)在NaCl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H3CH2CH2Cl中滴加AgNO3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先将CH3CH2CH2Cl与NaOH溶液共热,然后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H2SO4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试剂H是。
(2)装置②必须位于①之后,其理由是
;必须位于③之前,其理由是。
(3)当出现现象时可确认水蒸气的存在,当出现
现象时可确认SO2的存在。
(4)SO2(填“能”或“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若能,下两问则不用回答)那么本实验装置中G后有接尾气处理装置的必要吗?为什么?
答:①,②。
(5)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
(6)有同学认为本实验中有一种物质是不能检出的,据你估计他的理由是什么?
。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通过制取NH3再和CuO 反应制得N2,同时还原CuO 得Cu 。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在此反应中NH3表现出_____性
(3)(B)中装有_________药品,作用是_________。
(4)停止反应时,应先撤离_______ __装置中的酒精灯。
(5)从(C)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气体,若要获得较纯的N2,应采用_________方法收集。
(18分)
在实验室堕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30%KOH 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
8 %
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人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坡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人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 | 碱石灰 | B. | 饱和食盐水 | C. | 浓硫酸 | D. |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
(2)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右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填写编号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3)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
原因 |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
|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