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共20分)
雨 韵
从维熙
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老人出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像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文中“老人和娃儿”在雨天各有什么不同的意趣?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
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罗宾·威廉姆斯,忘了把欢乐留给自己
生与死,乐与苦,欢喜与悲哀,辉煌与寂灭,这些看似两极的东西,其实只是命运之书同一页上的正反两面。2014年8月10日深夜,美国喜剧明星罗宾·威廉姆斯(下文称罗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家中翻过了这一页,给全世界的影迷留下一个悲伤的背影。
“最不可能成功”的人成功了
罗宾的名字在美国可谓家喻户晓。他一生主演了80部电影和26部电视剧,80%以上是喜剧。他先后3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1998年,凭借在电影《心灵捕手》中的出色表演获得第七十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还曾11次获金球奖提名,并6次获奖,包括第六十二届金球奖终身成就奖;7次艾美奖提名,2次获奖;13次美国喜剧奖提名,10次获奖。用一位喜剧同行的话说,“他在如此长的时间里让如此多的人欢笑”。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喜剧天才却有着一个孤独的童年。1951年,罗宾出生在芝加哥。他的母亲劳瑞是一名模特。他的父亲罗伯特则是福特汽车公司的高管。富裕的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他曾说:“理想的童年我只听说过,从没见过。”父母都很忙,他总是孤独地在豪宅里玩200多个玩具,或者和狗捉迷藏。
他说,自己小时候总是怕被父母抛弃,千方百计引起他们的关注。母亲常讲些粗俗的笑话,让他父亲很尴尬,小罗宾却每次都乐不可支。而他也学会了用笑话来取悦母亲,还会故意模仿祖母的笨拙动作,让母亲哈哈大笑。
上学后的罗宾读书、踢球都很努力,却总是被欺负,甚至放学回家经常要走不同的路线,以避开那些坏孩子。高中毕业时,同学们投票,选他为“最不可能成功”的人。
但罗宾成功了。1973年,他被纽约著名的朱丽叶音乐学院录取,学习戏剧表演。毕业后,他从旧金山的一家俱乐部走上脱口秀舞台,一步步踏入喜剧表演的世界。也许是因为内心渴望与人交流,他喜欢脱口秀那种与观众热烈互动的氛围,甚至他在好莱坞功成名就后,还常去俱乐部表演脱口秀。他说:“这就是我放松的唯一方式。”
罗宾的喜剧天分宛如山泉,源源不绝地涌出。1978年,他在电视剧《幸福日子》里客串了一个角色,和他配戏的演员回忆说:“当时我的角色要求保持一副冷漠的面孔,但这根本做不到。因为无论你跟罗宾说什么,他接过话头,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就那么好笑。”1980年,罗宾开始涉足电影圈,在处女作《大力水手》中,主演卡通人物大力水手波皮,他从鼻子到下巴都像极了波皮,让人忍俊不禁又印象深刻。
罗宾最初走上演艺道路时,他的父母并不看好。在他获得奥斯卡后,曾在获奖感言中拿父亲开玩笑:“我想感谢我的父亲。我跟他说想当演员时,他说:‘太棒了,那学点专业以备不时之需吧,像是焊接之类的。’”
在中国,罗宾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对于国内的文青影迷来说,最热爱的却并不是他的喜剧,而是他在电影《死亡诗社》和《心灵捕手》中扮演的两位升华了年轻人灵魂的老师。在他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两部电影的台词被无数人转引。“抓紧时间,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他让年轻人走出自己心灵的高墙,去体验真实的人生。影片中,罗宾温暖的笑容,坚定的眼神,定格成没完没了的担忧和焦虑
几十年来,罗宾在艺术世界恣意嬉游,但他的人生却逃不脱诸般不幸。
毒品和酗酒曾是他难以摆脱的魔鬼。他说这是“用来填补心中黑洞的方法”。“我想喝酒。因为我感到孤独而恐惧。但这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东西。刚开始喝酒的时候,你觉得温暖而快活,然后你知道,这是个麻烦。”罗宾曾接受家人的劝告前往戒酒中心戒酒,但并不成功。曾有记者问他究竟怕什么,他说:“所有的一切。这是一种没完没了的担忧和焦虑。”
他的事业令他忧虑。对工作,他非常狂热,总是把日程排得满满的。有段时间,好莱坞甚至流传一个段子:“这部片子不错,里面没有罗宾·威廉姆斯。”罗宾曾说,喜剧表演“是个残酷的领域”,“某个人忽然走红,然后其他人又取代了他的位置。”这几年,他的演艺高峰已经过去,他主演的电视剧《疯人疯语》不久前甚至被停播。为了赚钱,他不得不接拍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角色。
婚姻的失败也是罗宾的压力来源。之前的两次婚姻成了罗宾巨大的负担。他要支付前两任妻子约合2.06亿元人民币的赡养费,虽然他的身家约合4.62亿元人民币,但仍感到不堪重负。他甚至想出售自己的农场来筹款。
“我只是努力想让别人快乐”
罗宾的发言人说,长期的压力,让罗宾在去世前得了严重的忧郁症。忧郁症的重要症状就是感到自己的人生已经失去价值,这可能恰是罗宾去世前的感觉。罗宾有一段时间狂热地进行体育锻炼,特别热衷骑自行车,因为锻炼可以减轻忧郁症的症状。2009年,他进行了一次心脏手术。不久前,又被诊断出患了帕金森氏综合征,这种病会慢慢让他失去锻炼能力,这对他打击很大,罗宾把自己收藏的50辆自行车都卖了。回头看,这正是他对生活失望的信号——事业前景灰暗,健康每况愈下,让他感到生命的无趣。
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一个喜剧大师会选择悲剧人生。但有可能,人们认定罗宾是个快乐的人,这本身就是个误会。在一个脱口秀节目上,罗宾曾说:“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我只是努力想让别人快乐。”而在喜剧明星中,受忧郁症困扰的比比皆是。卓别林、金·凯瑞、“憨豆先生”罗恩·阿特金森都曾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也许,喜剧演员在表演中过度透支了自己的欢乐,才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容易被哀伤击倒。
罗宾去世后,纽约百老汇的许多剧院为他熄灯致哀一分钟,音乐剧《阿拉丁》的演员和观众一起唱起罗宾当年获奥斯卡奖提名时播放的歌曲《我这样的朋友》。奥斯卡影后莎莉·菲尔德说他是“燃烧自己,为观众带来笑声”。在《心灵捕手》一片中受罗宾提携的本·阿弗莱克表示:“罗宾为这么多人做了这么多事,我们欠这样的人什么呢?一切。”罗宾的作品在他去世后也引发了热潮,《死亡诗社》登上了美国亚马逊网站的影视作品销售排行榜第一名,还有《窈窕奶爸》《早安越南》《心灵捕手》等好几部作品进入前20名。对这种特殊的哀荣,罗宾似乎早有预见,“在美国,人一死就会被神化。”这句话,透出他对世道人心的洞察。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声明最适合为罗宾盖棺论定。奥巴马说,罗宾是独一无二的,“他让我们笑,让我们哭。他自由而慷慨地将他的才华奉献给那些最需要的人……他最终触及了人类精神的每一个元素”。
(摘编自雷文德《忘了把欢乐留给自己》)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时候的罗宾经常听母亲讲粗俗的笑话,并用粗俗的笑话和模仿祖母的笨拙动作来取悦母亲,这对他以后的粗俗的表演风格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
B.罗宾对脱口秀情有独钟是因为他内心渴望与人交流,喜欢与观众热烈互动的氛围,这也成了他放松的唯一方式。 |
C.他的父母并不看好他的演艺事业,是因为担心他的演技不好,所以要他学点实用的专业以备不时之需。 |
D.中国影迷把罗宾看作是年轻人灵魂的老师,因为他的一些作品如《死亡诗社》引导人走出自己心灵的高墙,去体验真实的人,给叛逆的青春带来一丝光亮。 |
E.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罗宾选择悲剧人生,人们的潜意识里总认为他在舞台上是一个快乐的人,艺术和人生应该是相映成辉的,所以罗宾应该是个快乐的人。为什么说“最不可能成功”的人成功了?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文中说“但有可能,人们认定罗宾是个快乐的人,这本身就是个误会。”请结合材料分析这其中的“误会”包含哪些方面。
罗宾的“独一无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不朽的诗人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是啊”,菲尼阿斯·威尔奇博士说,“我能使那些古贤起死回生。”
他有点醉了,不然他不应该如此胡言乱语。当然,一年一次圣诞节之夜,多喝点也是应该的。
斯各特·罗伯特生,某大学年轻的英国文学讲师,放好酒杯,朝左右溜了一眼,看看有没有人听见他们谈话。
“我这话是当真的。不只是鬼魂,肉体我也能召回来。”
“我从来没想到这种事竟然是可能的。”罗伯特生一本正经地说。
“为什么不可能呢?不过是简单的时间转换吧了。”
“你指时间旅行?这有点太——哦——离奇了吧?”
“会者不难嘛。”
“哦,怎么做呢,威尔奇博士?”
“你以为我会告诉你?”物理学家板起面孔说。他迷迷糊糊地四下找酒喝,但找不到。他说:“我召回不少人。阿基米德、牛顿、伽里略真是些可怜虫。”
“难道他们不喜欢我们这儿?我们的现代科学使他们着迷了吧?”罗伯特生说道。他对这次谈话越来越感兴趣。
“不错,他们很着迷,尤其是阿基米德,我用学过的一点希腊文向他解释了一些东西后,他真乐得发狂了,可是,不……不……”
“出什么岔子了?”
“文化不同,他们不适应我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感到孤独,成天担惊受怕,我只好送他们回去。”
“真糟。”
“是啊,都是伟大的灵魂。但缺乏灵活性。不是那种能包容万象的灵魂。所以我试了一下莎士比亚。”
“什么!”罗伯特生叫起来,这下击中他的要害了。
“别嚷,小伙子”,威尔奇说,“不雅观。”
“你说你把莎士比亚召来了?”
“不错,我要找一个能包容万象的心灵,找一个知人知世,能和与他相隔几世纪的人们生活在一起的人,只有莎士比亚能做到,我有他的签名,一个纪念品。”
“你带着呢?”罗伯特生,眼睛爆了出来。
“就在这儿。”威尔奇把他的背心口袋一个个摸过,“啊,这就是。”
他把一张名片递给讲师,名片一面印着“l·克菜恩父子五金批发公司,”另一面潦草地涂着“willmshakesper”。①
罗伯特生简直神魂颠倒了。“他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
“不象他的那张画像。秃头,胡子挺难看,满口土腔。当然,我花了最大力气设法使他喜欢我们的时代。我告诉他,他的剧本我们钦佩得五体投地,至今上演不衰,我们认为这些剧本是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可能也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品。”
“好,好,”罗伯特生气也透不过来地说。
“我还说,人们对他的剧本写的评论多如牛毛。自然,他想看看,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
“怎么样?”
“哦,他入了迷。当然,他不懂那些现代用语,也不知道十六世纪以来发生的事情,但我帮他解决了。可怜的人,他从来没想到受到如此对待,他不断地说:‘苍天保佑吾!’五个世纪,什么东西榨不出来?我想人们可以从一块破抹布中拧出一场大水。”
“他不会说这种话。”
“为什么?他写剧本落笔千言,他说人生有限,非得须臾必争不可。他用六个月时间写了《哈姆雷特》。老故事,他只是‘拂拭’了一下。”
“就象擦镜子一样拂拭一下,”这位英国文学讲师愤怒地说。
物理学家没理他的碴儿。他看到几步远的柜台上有一杯没喝过的鸡尾酒,就横着移过去。”我告诉这不朽的诗人,我们大学里教莎学课。”
“我就教莎学。”
“我知道,我给他在你的夜校班上报了个名。我没见哪个人象可怜的比尔②一样急于了解后世对他如何评价。他很用功。”
“你让莎士比亚上我的课?”罗伯特生哑着嗓子说道。哪怕这是教授的醉糊涂活,也叫他够吃惊的了。不过这恐怕不是醉话。他想起来有一个人,秃头,说话挺奇怪……”
“当然没用真名,”威尔奇博士说,“别管他用什么名字了。我犯了个大错误,可怜的家伙。”他已经抓住了酒杯,正对着酒摇头。
“为什么是错误?出了什么事?”
“我只好把他也送回1600年去,”威尔奇愤怒地吼叫起来,“你以为一个人能受得了多少侮辱?”
“你说的是什么侮辱?”
威尔奇博士一口干了那杯鸡尾酒。“你,你这呆瓜,你给了他一个不及格。”
注:
①这是莎士比亚自己的签名式,与现在通行的拼写法williamshakespeare很不相同,莎士比亚的手迹保存至今的只有他的三个签名。
②比尔,莎士比亚的名字威廉的昵称。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威尔奇博士是一个热衷于幻想,深谙起死回生之术,喜欢故弄玄虚并爱打抱不平的一个人。 |
B.年轻的英国文学讲师罗伯特生为人处世谨慎,对奇幻的东西充满了好奇,有自己的职业操守。 |
C.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夸张、细节描写以及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小说的情节在对话中跌宕起伏。 |
D.“就象擦镜子一样拂拭一下,”这位英国文学讲师愤怒地说。这里的“愤怒”既是对莎士比亚创作态度的不满,也是对威尔奇博士的诋毁不满。 |
E.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这让我们想到有不少的作家在解读自己的作品时往往和批评家的解读大相径庭。这也告诫我们读者,文学作品的解读具有不确定的因素,但尊重作者和当时的时代是关键。小说以“不朽的诗人”为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简要概括斯各特·罗伯特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这篇小说段落都很短小,以对话为主,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埃博拉病毒(EBO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由此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已造成10次具有规模的爆发流行。埃博拉病毒首次暴发就夺走了近300人的生命,2003年又在刚果(金)让100多人命丧黄泉。
埃博拉出血热(以下简称埃博拉)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90%。该病可侵犯人类和其他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基于现有研究的证据,果蝠(狐蝠科)被认为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在目前西非国家的暴发疫情中,大部分病例是由人传人导致的。健康人通过自身某处破损的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如粪便、尿液、唾液、精液)而感染,或通过自身某处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被患者体液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或用过的针头而感染。已有100多名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感染埃博拉病毒,其原因可能是未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或在诊疗护理病人时未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不建议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症状的病人在家庭或社区中进行治疗,而应到具有救治埃博拉出血热病人能力和设施的医院就医。埃博拉出血热死者的葬礼或安葬仪式也会导致病毒传播。人们与死者尸体直接接触,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重要方式。因此,人们在处理死者尸体时,必须穿戴具有较好保护性的防护服和手套,并将死者立即掩埋。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死者要由经过培训和严格防护的专业人员进行埋葬。
由于只要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带有埃博拉病毒就具有传染性,因此感染的病人应由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并进行实验室检查,确保在出院前病人体内已无该病毒。只有确定病人不再具有传染性,医护人员才能让其回家。
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实验室检验结果包括血液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肝酶升高。
潜伏期(指病毒潜伏于人体,没有任何症状的这段期间)为2~21天,病人在潜伏期内没有传染性。病人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此外,埃博拉病毒感染只有通过实验室检测才可确认。
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要进行强化的支持性治疗。病人往往会出现脱水,从而需要静脉或者口服补液进行电解质补充。目前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部分病人在得到适当的医治后可康复。
虽然目前尚无获准使用的埃博拉疫苗或药物,但许多国家已有数种疫苗产品正在研发中,美国疫苗有望在近几年上市。
此次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大多数病例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造成的。此外,在受疫情影响的热带雨林地区,个人应该减少与高风险感染动物的接触(如果蝠、猴子或猿)。若怀疑某动物已被感染,不要再去处理它们。动物制品(血和肉)被食用前应确保熟透。
诊治埃博拉病例的医务人员比其他人群面临的感染风险更高。在暴发期间,许多重要的举措会减少或阻止病毒传播,从而保护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中的其他人。这些举措被称为“标准和其他防护措施”,是基于现有证据做出的可以防止病毒传播的建议。
目前尚没有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的特异性药物,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在严格的感染控制程序下,由医院的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强化性的支持治疗。按照推荐的保护性措施去做,就可控制感染的发生。所以,关于食物可以预防感染是不科学的说法。
外出旅行遇到病毒携带者时莫惊慌。旅行者应对他们和周围人的健康状况保持警惕,但由于埃博拉的人际间传播是由于直接接触病人的体液或分泌物造成的,因此旅行者感染的风险较低。此外,像患其他疾病者一样,曾暴露于埃博拉病毒的人也有可能选择旅行。如果该个体尚未出现症状,他们不会向周围的人传播该病毒。如果该个体出现了症状,他们应在最初感到不适时就立即就医。如果是在交通工具上发病,则需要报告所乘坐交通工具的工作人员,并在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就医。旅行者在出现埃博拉感染的早期症状时就应隔离,以防止进一步传播。尽管在这种情况中,其他同行者感染的风险很低,但是仍建议对接触者进行追踪随访。下列关于“埃博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V)感染导致的,由此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 |
B.健康人通过自身某处破损的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唾液或通过自身某处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被患者体液污染的衣物就可以被感染。 |
C.病毒潜伏于人体,没有任何症状的这段期间为2~21天,病人在潜伏期内没有传染性。病人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 |
D.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内出血和外出血。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埃博拉病毒的起源扑朔迷离,但根据科学家已掌握的证据,果蝠被一致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
B.埃博拉出血热死者的尸体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处理死者尸体时,最好由经过培训和严格防护的专业人员并且必须穿戴具有较好保护性的防护服和手套进行立即埋葬。 |
C.“标准和其他防护措施”对保护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中的其他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暴发期间,它能够有效降低诊治埃博拉病例的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 |
D.目前尚没有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的特异性药物,要控制感染的发生就得按照推荐的保护性措施去做,食物预防感染并不可靠。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一旦带有埃博拉病毒就具有传染性,因此感染的病人应由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并进行实验室检查,确保在出院前病人体内已无该病毒。 |
B.在诊疗护理病人的过程中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医务人员,主要原是在诊疗护理病人时未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 |
C.静脉或者口服补液进行电解质补充主要是针对有脱水症状的病人的疗法,而对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强化的支持性治疗。 |
D.旅行者感染的风险较低主要是因为埃博拉的人际间传播是由于直接接触病人的体液或分泌物造成的,不过也应对他们和周围人的健康状况保持警惕。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皮尔洛:我不想躺在你的钱上睡觉
看看这位“富二代”,是否让很多中国的“富二代”汗颜呢?
2012年夏日,欧洲杯的热潮席卷全球,意大利与西班牙的巅峰对决,更是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意大利队凭借皮尔洛精确如导弹的传球,先拔头筹,最终与世界足坛霸主西班牙握手言和。赛后,意大利媒体只用了短短一句话评价:“永远都是皮尔洛。”而西班牙媒体也不无嫉妒地说:“皮尔洛是绿茵场上的达·芬奇。”
相较于足球运动员大多出生贫寒,皮尔洛是个另类。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富豪家庭,父亲是钢铁大亨,家族企业涉足50多个国家。在很多人眼里,他这辈子只要守住家业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奋斗。然而,当他接触到足球以后,突然觉得,跟绿茵场相比,钢铁经营之类的事情简直索然无味。从此,他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球员。父亲骂他没出息,说:“我可以买下一家足球俱乐部给你经营。”他却说:“如果我整天躺在你的钱上睡觉才是没出息。”他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毅然走上足球的道路。
离开了豪门的生活,他开始独自在风雨中闯荡。众所周知,意大利足球以坚固的防守著称于世,因此在意大利足坛,防守的理念根深蒂固,无论教练还是球员,都不敢越战术纪律的雷池一步。防守能力出众的球员,尤其容易出人头地。而皮尔洛,天生就流淌着进攻的血液,更热衷于在球场上穿针引线,随时给对手致命一击。教练找他谈话:“你如果继续这样,我不得不放弃你。其实以你的资质,只要严格按照球队的要求踢,打上主力并不难,打上主力,你的薪水将会高很多……”他固执地说:“我是因为热爱才开始足球生涯的,或许你的话有道理,但是我不能违背内心的声音。”
他不想“被”成功,这注定了他一直被安排在冷板凳上,一度被排挤为边缘人物。在事业的低潮期,他却收获了爱情,21岁那年,与相爱多年的恋人结了婚。一有空便回家与妻子团聚。这种深居简出的生活,让所有人都忘记了,他其实有着那样显赫的家庭背景。
两年后,他被租借到小球会布雷西亚。这是一种放逐,却让他遇到生命中的贵人——罗伯特·巴乔。巴乔是一代意大利人心中的偶像,也是意大利足球辉煌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探讨意大利足球的未来,皮尔洛说:“世界足坛发展到今天,意大利足球光靠铜墙铁壁的防守显然不够了,如果在铜墙铁壁之中装上一把匕首,才会有所作为。”巴乔深表同感,并鼓励他:“你就是那把匕首。”皮尔洛神色黯然,“可是我的足球思想始终不被主流理念所接受。”巴乔坚定地说:“会有懂的人发现你的。”在巴乔的指点下,皮尔洛迅速成熟,在联赛中一次次上演惊艳的表现,连意大利人自己都怀疑:“我们也能踢出这么美妙的足球?”
2001年,绿茵豪门AC米兰向皮尔洛伸出了橄榄枝。AC米兰的主教练安切洛蒂是位战术大师,独具慧眼,认为皮尔洛的另类踢法,正是意大利足坛的稀缺品种,决定委以重任。2006年夏天,在德国举行的世界杯盛宴上,皮尔洛在点球大战中一蹴而就,最终帮助球队登顶,赢得了阔别24年的世界冠军。意大利媒体赞誉道:“皮尔洛离开了豪门家族,却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豪门。”如今,皮尔洛宝刀未老,在2012年欧洲杯上,继续大放异彩,带领意大利队披荆斩棘。
一代足坛巨星皮尔洛,用另类的方式诠释着成功。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皮尔洛出身豪门,却拥有足球梦想,他认为“如果整天躺在你的钱上睡觉才是没出息的”,他看不上父亲的钱。
面对教练提出的做主力、加薪水的诱惑,皮尔洛不改初衷,体现了他蔑视名利、坚持自我的人生态度。
巴乔认为意大利足球光靠铜墙铁壁的防守显然不够了,如果在铜墙铁壁之中装上一把匕首,才会有所作为,而皮尔洛就是这把匕首,并单独对皮尔洛进行训练。
D.AC米兰的主教练安切洛蒂是位战术大师,独具慧眼,可以说,他是发掘皮尔洛的伯乐,他认为皮尔洛的另类踢法正是意大利足坛的稀缺品种,并委以重任。
E.皮尔洛的成功给当今依靠父辈财富不思进取的“富二代”一个很好的成功示例:追求梦想,不懈奋斗,就能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个人价值的认同。如何理解“皮尔洛离开了豪门家族,却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豪门”这句话?
文中说,皮尔洛“用另类的方式诠释着成功”,另类的方式有哪些?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会永远是坦途。当我们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时,你是选择想向现实妥协还是坚持梦想?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乘以3得8
赵新
我小时候很笨,7岁了还没有上学,不识字也不识数,当然更不会算账。村里人笑话我,说我是个傻二小。
有一天,我们村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杂货铺就在我们家的斜对面,掌柜的是我本家赵泰爷爷,一个很斯文的白胡子老头。开张那天,他在大门上贴了一副鲜红的对联。我问赵泰爷爷这对子上写的什么,赵泰爷爷告诉我,上联是“有酒今日醉”,下联是“没钱你别来”。我问他这两句话啥意思,赵泰爷爷说,傻二小,这还不好说吗?回家问你爹赵清和去!
回到家里,我真把那副对联给爹念出来了,并问爹这是什么意思。
爹是一个40多岁的农民,满头黄尘,一脸汗水。爹想啊想,想啊想,终于在抽了一袋旱烟后说,他那副对子一是劝说和鼓动人们买他的东西;二是他做买卖不赊账。爹说赵泰这个人虽然识文断字,可是很小气,很抠,财迷脑瓜……
不久赵泰爷爷把横批贴了出来——概不赊欠!
我又把那横批的事跟爹说了,爹笑着说,二小,你这个爷爷把一枚钱看得比磨盘还重,你可别去买他的东西,小心他糊弄你,欺骗你!
我冲爹点了点头,好像很听话,但是我在心里想,你不给我钱,我去干什么?人家又不赊账!
那天我们家里来了客人,爹要点火做饭时,突然发现家里没了洋火(火柴),就交给我两毛钱,让我赶紧去买洋火。爹告诉我是2分钱1盒洋火,我们买3盒,剩下的钱1分也不能花 ,要如数拿回来。
进了赵泰爷爷的铺子时,那位白胡子老头正趴在柜台上噼里啪啦打算盘。他头戴一顶瓜皮帽,身穿一件蓝布长衫,鼻梁上架了一副老花镜,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有尊严。他把算盘推到一边,俯下身来摸着我的头说,二小,人家别的孩子都上学了,你为什么不上?我说,爹不让我上学,说我们掏不起书钱!他说,你爹糊涂!掏不起书钱不会借?他还让你当一辈子傻二小呀?他猛地把柜台一拍,短见,你爹真正是短见!
赵泰爷爷的脸红了,那把雪白的胡子也抖动起来。他坐下去歇息一阵,这才问我买什么,身上带了多少钱。他很仔细很认真地告诉我,他铺子里的洋火是2分钱1盒,你要3盒,用乘法算,2乘以3得8。他说,你身上带着两毛钱,用减法算,两毛减去8分,我应该再找给你1毛钱。
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
爹先是批评赵泰爷爷,这个赵泰,想钱想疯了吧?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他的良心呢?爹说,他可真会打算盘哪!1盒洋火2分钱,3盒应该是6分钱,从哪里跑出来的2乘以3得8啊?两毛钱减去6分钱应该1毛4分钱,他多收了咱们4分钱。4分钱是个小数吗?两盒洋火呀!
爹接着批评我,你真是个傻二小!你就不会算一算?木头啊!!
昏黄的油灯下,爹流泪了。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
我说,爹,那你找他去,让他把钱退回来!
爹说,他是我的长辈,我怎么去找他呀?他财迷脑瓜,他会耍手段,他要是不认账呢?撕破了脸面,吵闹起来,岂不让人笑话?罢罢罢,忍了吧,和为贵。你明天上学去吧,爹给你借钱去!
第二天我就上学了,钱是爹借来的。我发现我不笨,老师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能记住。
一天傍晚,赵泰爷爷穿着那件长衫到我家里来了。赵泰爷爷对爹说,赵清和,听说你让二小上学啦,真的吗?爹说,真的呀!没钱我们可以借,我们不能再受别人的欺负啦!赵泰爷爷笑了,这就好,这就好,你早该这么做……你忙吧,我走啦!爹说,三叔,你别夸奖我,我这可是被人逼的呀!
赵泰爷爷走了之后,爹突然在水碗底下发现了四分钱!爹的手突然一抖,碰洒了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水……
爹是在30多年之后去世的,那时候我在报社做记者。临终前爹对我说,二小,你还记得你赵泰爷爷吗?那个白胡子老头,在咱们村开杂货铺子的?我说,记得,记得很清楚呢!
爹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他呀!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你一定要到他的坟头上磕三个头去。人家为了谁呢?
爹走了,那是个秋天,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的大量笔墨都在刻画我爹的形象,“爹“贫穷、淳朴、本分、老实又有点狭隘,因为在困难时期,赵秦爷爷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族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我被赵秦爷爷骗去4分钱,爹一怒之下才送我上学。 |
B.作者善于设置悬念,赵泰的爱财、“骗财”到后来真相大白以及父亲的愤怒、感激等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
C.“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表现了“爹”对于赵泰不看同宗、贪图小利的痛心。 |
D.本文多处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不仅突出了人物形象,也暗示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使情节真实可信。 |
E.小说写到赵泰穿着“长衫”,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表现了赵泰盛气凌人的姿态,婉转地表达了对赵泰的讽刺。小说主要塑造了赵泰爷爷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文章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请结合文意说说“爹”激动什么?感慨什么?叹息什么?)
请结合文本谈谈小说结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