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mol某烃完全燃烧时生成30.8 g CO2和12.6 g H2O,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若
其结构中只含有两个一CH2,则该物质的结构(不考虑顺反异构)最多有
A.6种 | B.8种 | C.7种 | D.10种 |
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ΔH=-57.3kJ/mol |
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 |
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
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 |
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 B.④ | C.③ | D.④⑤ |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 |
B.2NO2(g) ![]() |
C.反应CO+NO2![]() |
D.合成氨反应N2+3H2![]() |
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 | 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
C.碳酸钙受热分解 | 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
常温下,欲配制密度为1.1 g·cm-3、浓度为6 mol·L-1的稀盐酸,在体积为100 mL、密度为1.19 g·cm-3、浓度为12 mol·L-1的浓盐酸中需加蒸馏水
A.200 mL | B.100 mL | C.101 mL | D.120 mL |